陳政博士談健康:警惕糖尿病性心臟病
糖尿病患者由于長期處于慢性高血糖狀態,其體內脂質及蛋白質糖化與氧化過程勢必加劇,而這一過程亦加重了糖尿病性心臟病的發病。糖尿病患者的心臟病發病率高,是同齡非糖尿患者的2—4.5倍,糖尿病患者死于心血管病者高達70%—80%。許多患者在初診為2型糖尿病時就已患有冠心病,患病率約50%。
在糖尿病易患人群中,胰島素抵抗是最早出現的變化,它可能在臨床糖尿病被診斷之前甚至更早時期就已出現。胰島素抵抗與致動脈粥樣硬化危險因子有關,它可在臨床糖尿病出現前許多年就促進動脈粥樣硬化形成。
糖尿病性心臟病有哪些早期表現
糖尿病性心臟病包括心臟和大血管上的微血管病變、心肌病變、心臟自主神經病變和冠心病,尤以冠心病為多見。臨床表現多樣化,靜息時心動過速可能是常見的一種早期表現?;颊呖稍谠绯克褧r自測心率。糖尿病心臟受累者在休息狀態下心率常每分鐘大于90次,甚至可高達130次。
因為心臟本來受交感和副交感兩種神經支配,交感神經使心率加速,副交感神經使心率減慢,從而調節和協調心率,以適應人體不同生理狀態下的需要。糖尿病性心臟病變早期常見為先損害副交感神經,故交感神經處于相對興奮狀態,心率遂增快。至糖尿病晚期,交感和副交感神經都會受損害,心臟幾乎完全失去神經支配,心率則相對固定。體位性低血壓也較常見。正常人的體位發生變化時,人體可通過提高血管緊張度和心排出量,從而使血壓維持正常。糖尿病發生體位性低血壓是由于支配血管的植物神經,特別是交感神經受損,不能有效調節血管張力。如果測量病人從臥位起立時的血壓,收縮壓下降大于30毫米汞柱、舒張壓下降大于20毫米汞柱時,就可確診為體位性低血壓。
不典型心絞痛是冠狀動脈痙攣引起心肌缺血缺氧所致,糖尿病患者的心絞痛癥狀常不典型,甚至無任何癥狀,因此危害性更大。
糖尿病性心臟病可提早預防
對于糖尿病性心臟病,在疾病晚期治療效果差,預防調護尤為重要。因此,對于糖尿病患者,一定要了解相關預防知識,有效預防糖心病。
一級預防 對糖尿病心臟病的一級預防,實際上是預防動脈粥樣硬化的易發因素。研究發現,動脈粥樣硬化從兒童時期就已有發生,有的在青年時期已相當嚴重,所以預防應從兒童時期開始。
繼發性預防 凡是已患糖心病的患者,對于誘發或促進其病情發展的各種因素都應該避免,對于有癥狀者應該積極進行治療,控制心絞痛,糾正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,以改善心功能。
生活預防 注意飲食營養合理化,避免濫用藥物。體育運動適量,防止運動過量或不足。養成健康的生活習慣,戒除煙酒等不良嗜好,避免精神緊張,情緒激動,壓力過大。
中醫藥預防 中醫強調“治未病”的理念。“治未病”是采取預防或治療手段,防止疾病發生和發展的方法。針對糖尿病的氣陰兩虛的病機特點,益氣活血類中成藥可標本兼治,對糖尿病心臟病起到防治兼備的作用。
Copyright ? 2017 山東加華制藥有限公司 魯ICP備15040290號 網站建設:中企動力 濟南
電話:0538-8926181 手機:13053817822 聯系人:任廣玉 郵編:271000 網址:www.aidoulao.com 地址:泰安市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